媒体报道

主页>医院动态>媒体报道

【品质滨州】立秋后科学调理指南



  □晚报记者 李 玉 苏瑞馨 通讯员 王慧凯 师 敏

  立秋已至,尽管日间仍有暑热残留,但秋燥已悄然来袭,空气干燥感渐显。中医强调“顺时养生”,立秋养生的核心在于滋阴润燥、养肺护脾。为此,我们特邀滨州市中医医院(滨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)全科医学科主治医师王慧凯,为大家详解立秋时节的科学调理之道。
  王慧凯医生指出,立秋养生的关键在于平衡阴阳,顺应“收”的气机。在饮食上,需遵循“秋冬养阴”原则。银耳、百合、梨等食材,是滋阴润肺的佳品,能有效缓解秋燥引发的口干、皮肤干燥等问题。山药、莲子可健脾养胃,增强消化功能。此外,民间流行的“贴秋膘”需把握尺度,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,以防生湿上火。可以适当搭配蜂蜜、芝麻等温润食材,同时减少辛辣、油炸食品的摄入,降低对咽喉的刺激。
  除了饮食调理,穴位按摩也是立秋养生的常用方法,有助于养肺健脾。王医生推荐了三个关键穴位:肺俞穴,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.5寸,每日按揉5-10分钟,可补肺益气;太渊穴,在腕横纹桡侧凹陷处,按摩能润肺止咳,增强肺功能;足三里穴,处于外膝下3寸位置,按揉可健脾和胃,提升免疫力,尤其适合立秋时节。
  秋季转凉,不少人想通过运动增强体质,王医生提醒,立秋运动宜选温和项目,如晨起散步、打太极拳或八段锦,切忌追求大汗淋漓,否则会耗伤津液,加重秋燥。傍晚时分,还可尝试腹式呼吸:吸气时让腹部鼓起,呼气时收紧,每次练习10分钟,能改善肺功能,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。
  根据立秋时节的气候特点,调整生活作息与习惯,以良好的身心状态迎接秋日到来,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