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保健

主页>中医保健>养生保健

【春节中医养生】中医护脾胃 健康过春节

 

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,是集祈福攘灾、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。现在疫情方兴未艾,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应减少外出、亲友聚会,但也难免不了饕餮盛宴,鸡鸭鱼肉、瓜果蔬菜、年糕甜品等各种各样的食品应有尽有,色香味俱全,及易勾起人们的食欲,从而出现饮食不加节制,加重脾胃的负担,故而在春节期间出现胃肠道问题的患者不在少数,常表现为胃脘、腹部的胀痛,恶心、呕吐、泛酸、口干口苦、口气重,或便秘、腹泻,或者纳呆、厌食等胃肠道的不适症状,不但会加重原有的脾胃疾病而且极易诱发新的疾病,甚至不得不选择住院治疗,该类人群包括脾胃虚弱的老年人,脾胃尚不健全的孩童以及自恃脾胃健康饮无节制的青壮年。

 

  脾胃概述

脾通过其经脉的相互络属,与胃构成表里关系,故常脾胃并称。脾胃位于人体的中部,是气机交换的的枢纽,气血津液产生的源头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说:“脾胃者, 仓禀之官, 五味出焉”。饮食入口,经食管,过贲门,容纳于胃,依赖胃的腐熟作用,将水谷消磨成食糜,在脾的运化功能主持下,化为精微,以生气血津液,供养全身。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:脾主运化水谷精微,而胃主受纳水谷;脾主升清,胃主降浊;通过受纳、运化、升降,以化生气血津液而奉养周身,故而称为“生化之源”“后天之本”。脾胃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角色,且极易受到损伤,《灵枢·小针解》指出“寒温不适, 饮食不节, 而病生于肠胃”。

 

饮食注意

1.黏腻难化之物 糯米、年糕、黏豆包等性黏的食物,不太容易消化,多吃会影响脾胃的运化。

2.辛辣刺激之物 五味(酸苦甘辛咸)太过,均可败坏人的口味,从而影响脾胃功能。

3.肥甘厚味之品 过于油腻之物会影响脾胃的消化,从而出现胃脘胀闷,反酸嗳气等不适。

4.寒凉伤阳之物 寒凉食物会损伤人体阳气,尤其是现代人运动少,工作压力大,阳气不足者居多,很不适合吃此物。

5.饮食要有所节制 胃肠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,饮食节制可减少胃肠的负担,不论是吃饭还是饮酒,适可而止。

 

食疗

1、八宝粥

莲子、芡实、薏苡仁、山药、桂圆、红枣、白扁豆各5克、粳米l50克,煮粥食用。能益气养血,健脾强身,适用于体虚乏力、食少纳呆、气血亏虚。

2、山药粥

生淮山药500g、白糖适量,熬煮食用。适用于脾胃虚弱患者。

3、芡实薏米粥

芡实米50克,薏苡仁20克、小米150克 芡实用水充分浸泡后,和小米一起放入电饭煲中,熬煮成粥即可。用于脾胃虚弱所引起的消化不良、腹泻等人群。

 

代茶饮

1.消化不良:焦山楂10g、焦麦芽10g、炒谷芽10g、陈皮6g泡茶饮用。

2.饮酒过多:葛花15g、砂仁6g、茯苓10g、冰糖6g开水冲泡代茶饮。

3.口淡不知味道:佩兰10g、陈皮10g、砂仁6g。开水冲泡代茶饮。

4.胃火偏盛:黄连6克,菊花9克,冰糖适量,开水冲泡代茶饮。

5.大便秘结: 炒决明子10~15克,生地黄10克  以白开水冲泡15分钟,饮用时药香四溢。

 

穴位保健

中脘穴:胃脘痛,腹胀,呕吐,吞酸,便秘,泄泻等。

取穴:腹正中线上,脐上4寸,胸骨下缘与脐中连线的中点。

 

天枢穴:腹痛,呕吐,便秘,泄泻等。

取穴:仰卧位,脐中旁开2寸。

 

足三里:功效同上

取穴:犊鼻穴下3寸,距胫骨前脊外侧1横指。

1.指法按摩:手微握拳,拇指腹点按于穴位上,先顺时针点揉、再逆时针点揉,如此交替按摩3~5分钟,以穴位局部感觉轻微酸胀为度。

2.艾灸:施灸前要保持心情平静,同时要在施灸前喝一杯温开水,艾灸时注意保暖,温度最好保持在25度以上;一旦出现晕灸,应立即停止施灸,平卧休息,饮些温开水,片刻即可恢复;施灸后可能会出现上火、皮肤瘙痒等,有的会出现起红疹、疲倦、便秘、尿黄、出汗、牙痛、耳鸣、阴道不规则流血、全身不适的现象,一般不要惊慌,必要时停灸或隔天灸;艾灸后不可以马上洗澡,一般情况下,洗好澡后再艾灸;或者艾灸完,隔3小时后再洗澡。

 

中成药 

1.积食腹胀:保和丸  食积停滞,脘腹胀满,嗳腐吞酸,不欲饮食等。

2.脾虚湿盛:参苓白术散  脾胃虚弱,食少便溏,气短咳嗽,肢倦乏力等。

3.肝脾不调:逍遥散/丹栀子逍遥散  郁闷不舒、胸胁胀痛、头晕目眩、食欲减退等。

4.湿热蕴结:防风通圣丸  外寒内热,表里俱实,恶寒壮热,头痛咽干,小便短赤,大便秘结等。

5.脾胃虚寒:附子理中丸  脾胃虚寒,食少满闷,腹痛吐利,脉微肢厥,霍乱转筋,或感寒头痛,及一切沉寒痼冷。

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,并保持愉悦的心情才是预防脾胃病的根本之策。三分治七分养,脾胃病尤其如此。所谓养脾胃就是不伤脾胃,不伤脾胃亦是最好的养脾胃。

 

春季养生

中医认为天地大宇宙,人身小宇宙 ,《内经》曰“以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”, 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中曰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“,故而春季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:

1.调情怡性,以畅升降之机 使精神愉快,胸怀开畅,保持万物生机,以应春日“养生之道”。

2.起居有常,以绝外邪之患 在作息上“夜卧早起”;在居住方面,应注意保持室内温暖和空气流通。

3.谨和五味,以使骨正筋柔 肝为风木之脏,喜调达而恶抑郁,故宜食辛味之物以散之。

4.劳作有度,以促气血之流 春天的运动有助于阳气升发,如散步、郊游、放风筝、打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易筋经等。

 

 专 家 简 介 

 

 

脾胃病科  

吕振军  主任医师 

 

个人简介:吕振军,滨州市中医医院(脾胃病科、风湿病科)主任、滨州市中医医院医务处主任。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吕会文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;现师从于首都国医名师、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、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、博士生导师、博士后合作导师、全国名中医药专家翁维良教授。山东省脾胃病重点专科负责人;山东省中医脾胃病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;山东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;滨州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;滨州市中医脾胃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;滨州市中医治未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;滨州市医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;滨州市风湿免疫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;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。

 

专业及主攻方向:从事中医临床、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,对内科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(急、慢性胃炎,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结肠炎、胃肠功能紊乱综合征,急、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脂肪肝、酒精肝、胆囊炎、胆结石),风湿免疫系统疾病(风湿、类风湿性关节炎,强脊,皮肌炎,干燥综合征),心脑血管系统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、月经病、膏方滋养调理、亚健康状态调理及疑难杂症的临床研究与治疗。所获学术荣誉:先后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,编写著作2部。主研和参研科研项目9项,分获滨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,二等奖三项,三等奖四项。曾获“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”、“山东省优秀医师”称号、滨州市“渤海英才N十佳名医”称号、“滨州十佳中医师”称号、“滨州好医生”称号、滨州市首届“名中医”称号、“滨州市优秀医学人才”、“滨州市第五届青年科技奖”等。